好记性不如烂笔头

一个人发呆的时候,会想到人脑是个多么奇特的物件——醒着的时候,它接受各式各样的流式信息,飞快地加工处理,然后对身体的各部位发出精准而有难度的指令。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图像识别,如果要用如今发达的计算机来处理,非得用上时髦的机器学习不可。后者处理起来还耗时耗力,远不如脑袋运转的高效而节能。机器可以学习,人脑就更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了。简单来说,它体现在记忆,以及对记忆的提取和整合。好的学习能力更表现在记忆的层次和质量,以及许多记忆之间的关联。

俗话说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记得年少时长辈们也教导过这句话。那时年轻,仗着记忆力好,不以为意,心里暗自嘀咕:做笔记显得多笨,我都装在脑袋里呢。十几二十年过去了,自己也来到了青中年时期,一路求学,目前已工作了几年。懂得自然更多了,脑袋里杂七杂八地装了不少看多的,读过的,想过的,也深深地意识到未知的更多了,自己了解的不过是九牛一毛。然而即便如此,不知是生理变化的因素,还是纵向看脑袋里确实比以前装得多,存储调用起来更困难了,现如今常常发生这样一些尴尬的事情,比如突然想不起一个经常见面的同事的名字,突然忘记了一个常数的数量级,突然想不起昨天一个讨论的核心要点。明明记得很清楚呀,明明昨天还历历在目。这样的时刻总是让人沮丧。当然这些还是小事情,只要一经提点,记忆中还会迅速回来。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情,比如忘记了某门曾经学过的课程的核心内容,忘记了一类问题的解答思路。这些“失忆”是没法通过稍微提醒而快速找回的。这里就涉及到记忆的质量问题,或者人们常说的理解。

以前还没有使用个人电脑的时候,用笔做记录是个很需技巧,也很痛苦的事情。比如,每天要上三四门课,一学期总共七八门课,是否要每门课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呢。假定手头宽裕,重要的是不嫌麻烦,每门课都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,其他问题又来了,比如是否应该双面,还是单面记录(背页留作补充之用)呢。记录的层次也很头疼,是平行地记下每一个蹦出的要点,还是分好层次呢。后者在课堂笔记是很困难的,所以结果往往是笔记要么记得很丑,要么事后涂抹改动颇大。总之,一门课结束,笔记是记了厚厚一本,但毫无再翻看的冲动。于是知识的掌握伴着期末考试达到巅峰,而后随着时间快速衰减。

如今个人电脑普及的时代,笔记的电子化大大改善了前面提到许多选择困境。“笔记本”应有尽有,增删备注非常方便,层次感也可以通过缩进、编号、粗体来优化。这时记笔记就应当在质量上下功夫了。好的笔记应该瞄准要点,言简意赅,层次分明,最好建立索引,查找起来快速方便。电子笔记还应该随着知识的积累不断优化,既优化内容也优化结构。还可以引入各种媒介,如超链接到视频、网站,这样建立起一整个生态系统,让不同要点联系紧密,扩展延拓起来方便。

以前看过一本书,书名叫《Peak》,讲述人的记忆极限在哪里,是如何通向庞大的记忆的。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当然是循序渐进,不断积累提高。更重要的一点,也是对我触动更大的一点,其实是记忆的模块化、层次化。也就是说,当记忆内容达到一定规模时,记忆的边际效应呈现出来,这是就要调整记忆的内容,使之形成一个个容易记忆的原子模块。这相当于是一种记忆压缩。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压缩可以嵌套进行,所以在这个意义上,人的记忆极限是近乎无限的。试想一下我们记忆的内容,细算起来其实已经庞杂到不可思议的程度。我们可以轻松回想起小时的事情,去过的地方,认识的人以及特点。我们的记忆能做到这点正是利用了记忆压缩、分类、嵌套,因为上述的事物都具有不同的标签,或许意味着存储在不同的脑区域。在我们记忆模糊的地方,正是压缩、分类、嵌套做得不好的地方。比如具体到一门课,我们的脑海中或许有一个标签,但很可能子标签就不明显了。电子笔记在这方面正是大有用武之地,它可以在具体学习某一块时,做到更有效的精细分类。这也是电子时代助推学习能力提高的一大利器。

评论